Skip to content Skip to footer

方差:数据分散程度的直观解读

文章摘要

方差是衡量一组数据分散程度的指标,通过计算数据点与平均值之间差异的平方的平均值得出。本文用排队距离、考试分数和投篮比赛等生活例子解释方差:方差小表示数据集中,方差大表示数据分散。通过一个5个同学考试成绩的案例,详细展示了计算方差的5个步骤:求平均数、算差值、平方差值、求和再平均。最终得出这组数据的方差为50,说明分数差异较大。理解方差有助于分析数据的波动性和一致性。

一、什么是方差?

方差,简单来说,就是一组数据“分散”到什么程度。

它反映了数据离“平均值”有多远。

二、生活中的形象比喻

1. 小朋友排队

想象有一群小朋友在操场上排队,老师让大家站成一排,

老师说:“大家尽量靠近中间的标志线站。”

如果大家都乖乖地站在标志线附近,站得很紧凑,有的只离标志线一步远,有的两步远,大家离中间都不远,这时候方差就小。如果有的小朋友站得很远,有的在左边角落,有的在右边角落,大家离中间的距离差别很大,方差就大。

方差就是大家离中间线的距离的“平均分散程度”。

2. 考试分数

班里有10个同学考试:

如果大家都考了80分左右,最高82,最低78,分数都差不多,方差小。如果有的考了100分,有的考了60分,分数差别很大,方差大。

方差就是大家分数和平均分之间的“平均距离的平方”。

3. 投篮比赛

你和朋友们投篮,每个人投10次:

如果大家每次都投得很准,球都落在篮筐附近,方差小。如果有的人投得很远,有的人投得很近,球落得很分散,方差大。

三、用一句话总结

方差越小,大家越集中;方差越大,大家越分散。

四、公式小科普(可跳过)

五、生活小结

方差小:大家都差不多,没什么大波动。方差大:有的高有的低,波动很大。

我们用一个具体的生活案例,一步一步地算出方差,让你直观感受整个过程。

案例:五个同学的考试分数

假设有5个同学的分数如下:

同学分数A80B85C90D75E70我们来计算这组分数的方差。

步骤1:计算平均分

步骤2:计算每个人离平均分的差

同学分数离平均分的差(分数-平均分)A8080 - 80 = 0B8585 - 80 = 5C9090 - 80 = 10D7575 - 80 = -5E7070 - 80 = -10

步骤3:把每个人的差平方

同学离平均分的差差的平方A00B525C10100D-525E-10100

步骤4:把所有平方的结果加起来

0+25+100+25+100=250

步骤5:求平均(分母用5,表示总体方差;如果是样本方差,分母用4)

结果

这组分数的方差是50。

(补充:样本方差)

总结

方差的计算过程就是:

先算平均数;算每个数和平均数的差;差平方;全部加起来;除以人数(或人数减1)。

方差越大,说明分数差异越大;方差越小,说明大家分数差不多。

Copyright © 2088 世界杯德国巴西_世界杯为什么四年一次 - lynz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