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我的前半生》是一部自我雕琢成长史
有人说这是一部关乎下半生的奠基史
也有人说,《我的前半生》
就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就在今天
连咱们“嵊州”都发圈《我的前半生》了
赶快围观
▼
老嵊州珍贵影像资料
▲
嵊州市1995年12月6日撤县设市,
到如今回忆一下上世纪嵊县的风貌,
让人有一种流连忘返的怀旧感!
▲
上世纪50年代的西桥,
杨柳依依,微风徐徐,自由一番剡溪风光,
那时候的西桥不会像如今这般交通堵塞,
漫步桥上该是悠然自得吧。
▲
这是上世纪50年代的南大街
▲
这就是应天塔,
据说此塔内每隔一层内立有一个佛像,
每只飞檐上都挂有铜制风铃,
轻风拂过时,便发出叮当悦耳的声音。
令人惋惜的是,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这座让多少代人举头相望的千年佛塔没能走出那个风雨如晦的时代,在一次“拆塔事件”中毁于一旦。
▲
1958年6月,
嵊县第一个无盲乡岱石乡向区委报喜。
▲
于上世纪70年代初建成的汽车站,
占地仅2530平方米。
那时道路上少有车辆
▲
1978年北直街开始拓宽
旧时的北直街,称为马桥头,
自东后街延伸至北门口,
长400米,宽仅不到4米,
最狭窄处,仅供一辆马车通行。
▲
建国初期剡溪南岸曾是一片荒凉田野。
▲
建国初期剡溪北岸城关镇旧貌
▲
天乐集团前身,
成立于上世纪70年代的嵊县电声器材厂
▲
1995年11月30日,
随着嵊州市客运中心的落成,
老嵊县驶出了第一辆城市公交车,
这配的大红花,高大上有木有。
▲
这张照片是拍摄于1978年,
嵊州公园的一角,
那时候的嵊州恋人就已经开始公开秀恩爱啦!
▲
1980年,
一群年轻人围在一起收听广播。
文化生活的贫乏,
使双卡收录机曾一度被大家当成宝贝。
▲
上世纪80年代初,
农村青年骑自行车结婚时的情景。
▲
摄于上世纪80年代的剡山小学
▲
1986年
老嵊县到处都是桌球,
路边小吃店或修车店都放置着桌球供顾客娱乐,
难怪小编的老爹打桌球那么厉害,
感情都是那会练出来的呀!!!
▲
曾经的简易公路已难觅踪影。
▲
改建前的104国道禹溪至艇湖段
▲
1959年,
为扩大种植规模,北山茶牧场开始新建果园。
我叫嵊州,这是我获得的荣誉
我叫嵊州我有好山好水
剡溪
南山水库
百丈飞瀑
西白山
我叫嵊州 是个吃货
炒年糕
炒榨面
小笼包
糟肉
臭豆腐
我叫嵊州这是我引以为傲的孩子们
我叫嵊州,我穿上新装,站在潮流前端
图片来源@百度、腾讯视频
来源:窝门口
=============================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