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曾谈及根据各地气候环境的不同,古人按照五行方位研究出了五种最常见的中医治疗方法:针、灸、药、砭术以及导引按蹻。其中针、灸和药被现代社会所熟知,其中砭术已很少为人道起,而导引按蹻更是几近失传。
对于导引按蹻最早最“官方”的记载,出自于黄帝内经的《素问·异法方宜篇十二》:
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蹻,故导引按蹻者,亦从中央出也。
意思是:导引按蹻起源于中原地区,只因该地区地势平坦,气候湿润,所以万物皆可生长。以至于在该地区生活的人总是“食杂而不劳”,多有痿,厥,寒,热这四种病。其中痿症是指肢体萎缩类疾病,也可以叫做肢体运动障碍。所谓厥证指的是气血上逆的病,小到打嗝,大到高血压、脑溢血等都属于厥症。而寒症和热症也是最被我们所熟知的并且也是变化最多的病症,以致张机仲景与吴瑭鞠通分别留下了《伤寒杂病论》与《温病条辨》供后人详参。现今社会有八成的病都是寒热症。时至今日,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大都过着“食杂而不劳”的衣食无忧生活,仍然在和“痿厥寒热”不断地作斗争,而最早能克制这四种疾病的导引按蹻却几乎消失在人们视野里…… 发展历程 最早的导引按蹻与导引术的兴衰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导引术的宗旨是“导经令和,引体令柔”,实为现代气功的前身。中医诊治的宗旨不外乎脏腑,气血和经络。草药要归经,九针要刺穴,灸草要引气,无一例外都需要外在的媒介介入……那么当没有草药,不具备针石的情况下如何治病呢?能否做到不滞于物,以医者之气引患者之气,大道至简的地步呢?古之圣人在洞悉了医道与身体气机奥秘的同时,研究出了一种用手指点按穴位就可以激发穴位功效运行经络的方法,取名——导引按蹻。可是早期的导引按蹻虽然效果拔群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对于医者的气消耗较大,如非精通导引术之人无法施展,故而流传不广,但是这种方法仍深受各大医家所喜爱。相传扁鹊于虢国大殿之上治疗虢国太子尸厥使用的就是導引按蹻之法。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之中专门记载有用导引穴位之法针对不同疾病的治疗。时至近代神州大陆战火不断,清宫把针术从御医行列中废除,西医随着西方传教士入驻中原大陆,废除中医之声,中西医结合之声,勤求古训之声此起彼伏。在如此纷扰复杂的环境之中導引按蹻沉寂了,但是并没有消亡,它在不断的传承和进化中,结合了更多理论,用一个普通健康人就能支配的能量激发起患者自身的气机运转,并非全面的加强患者的气血运行,而是仅从某个方面作为切入点抽丝拨茧般一步一步且坚定的调整着对方的经络运转,从而使身体回归到一个原始自然的阴阳平衡状态。 导引按蹻的优势 1.操作方法简单、安全、无痛苦导引按蹻是一种用手指点按穴位就可以激发穴位的功效运行经络的方法,此种极简的手法决定了导引按蹻安全,无治疗痛苦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无介入性,无需有针扎进皮肤,无需喝苦、腥、涩等五味杂成的药剂。2.适合人群广泛由于导引按蹻的安全无痛苦的特性,其适用人群也相当广泛,从新生儿到老人,包括中间的孕妇、残疾人等各类人群。只要是中医内科的,非接触类的传染病,導引按蹻其实都是可以治疗的。3.医患关系融洽医患关系是现代医疗中最突出的矛盾之一。各种误诊,医闹甚至殴打医生致死的案例层出不穷。而这恰恰是导引按蹻的优势所在。一次導引按蹻需要的时间是一个小时,在这一小时里,医生和病人进行着一对一的当面交流,可以做到非常深入的沟通,大家有足够的时间去从生活细节中寻找出病因病机,纠正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也就是说,有一个小时的精神和“肉体”上的双沟通。 操作方法 在找准了穴位的前提下,导引按蹻操作上只需注意三点:轻、静、向。轻| 指的是力度轻就是刚刚接触皮肤的力度就可以了,所以说是非常轻的;静| 指的是静止找准了穴位,按到上面,保持很轻的力度,不要揉、不要震动、不要到处跑,静止;向| 指的是方向这里中医叫“迎随补泻”,讲究顺经为补,逆经为泄,所以说,这个方向一定是要找准的。当知道了这三点之后,便已经学会導引按蹻了。 操作要点 A 穴位补泻方向导引按蹻的补泻方向是用中指指尖点按穴位,顺经为补,逆经为泄。这里我们具体说下何为顺经,何为逆经。【人体有十二正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其中太阴,少阴,厥阴经为阴经。阳明,少阳,太阳经为阳经。而十二经络走向为:当我们双手手上举时,全身所有的阳经从上到下,所有的阴经从下到上,督脉除外。督脉属于奇经八脉,是从下向上运行的。因此阳经顺经方向为从上到下,逆经方向为从下到上,阴经则相反。此外还需注意,导引按蹻参考的是中医理论中五脏藏而不泻,六腑泻而不藏的原理,所以除肝经外,阴经是只补不泄,而阳经则可补可泄。B 穴位使用时间一个穴位使用时间保持在30分钟以上,不超过2小时。由于人体经络运行一周的时间在差不多30分钟,时间太短无法将穴位的功效发挥出来。时间太长又会导致穴位疲劳。一天全部穴位导引总共的时间不超过3小时,对侧穴位一天按一个即可,第二天换对侧。同一时间只能导引一个穴位,禁止同时导引两个及以上穴位。C 穴位常见反应导引按蹻常见的八种反应就是酸麻胀痛,凉热风湿。当然根据每个人体质的不同会出现各种其他反应。在常见的反应中,前四种酸麻胀痛代表着经络不够通畅,一般刚开始使用穴位的人感受到的大多是这四种反应。等经络通畅后,更多感受到的就是后四种的反应凉热风湿。凉热风湿可以代表中医里风、寒、暑、湿、燥、火这六种邪气。这些病气可以通过经络排出体外,人体会根据身体不同状况以及邪气感受到这四种反应。但也会有些人没有穴位反应,可能是身体健康或某条经络通畅而无感,也有可能是经络完全不通而无感。更有少部分人对身体特别不敏感,所以对所有的导引都没有反应,但是没感觉不代表没有效果。只要方法正确,就一定会刺激到经络运行的。D 穴位使用效果一开始初学者,更多建议尝试自己给自己导引穴位,体验一下穴位的反应和效果。当然由别人帮你导引的效果会更好一点。给别人导引时直系血亲的效果会好一点。在这里建议身体特别弱、有大病如心脏病或者大病未愈的人,由于自身气血不足,尽量不要给别人做导引。 禁忌※ 饭后一个小时一般不建议用胃经和任脉的穴位,容易由于气息上逆导致不消化甚至呕吐。※ 女性月经期是禁止使用脾经的穴位和合谷穴的,因为脾经有统血功能,合谷有解表的功能,都可能导致停经。※ 孕妇禁用合谷、三阴交。※ 子宫肌瘤患者禁用三阴交。※ 糖尿病患者慎用阴陵泉。※ 孩子在青春期前慎用任脉。※ 此外,再强调一遍除肝经外,阴经一般只补不泄。除神志问题外不用手少阴心经,多用心包经解决。※ 导引按蹻的过程中不建议饮食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