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市场:5000 亿美元外卖大市场,欧美外卖巨头持续国际化扩张
1、全球外卖市场:亚太欧美规模领先,中东拉美增速领先
本节我们核心对全球及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外卖市场规模、增速及渗透率进行梳理 与分析。首先我们对口径及数据源作出以下说明:本篇报告我们主要以欧睿数据 库为基础,以各地区在线餐饮配送市场规模(foodservice—Delivery Online Ordering,即使用电脑/手机/其他电子设备通过互联网下单并直接交付给其他地 点的消费者的订单)作为外卖市场规模,其中包含外卖聚合平台以及餐饮连锁品 牌自配送市场。 全球外卖市场渗透率保持稳健提升,2024 年市场规模预计超过 5500 亿美元。 据欧睿数据,近年全球外卖市场在餐饮市场中的渗透率持续提升,疫情前行业维 持 30%以上增速,疫情进一步催化餐饮行业线上化发展,2020 年外卖市场增速 提升至 50%+,疫后行业增速有所放缓渗透率稳健提升,整体来看 2020-2023 年 全球外卖市场增速 CAGR 约为 14.5%,截至 2023 年市场规模达 4956 亿美元,外卖行业渗透率由 2014 年的 1.7%提升至 2023 年的 16%;据欧睿预测,2024 年市场规模将超 5500 亿美元,渗透率将提升至 16.4%,预计同比增速为 11%。
全球主要区域外卖市场规模及占比分布:分区域来看,亚太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外 卖市场,2023 年规模达 2426 亿美元,占比 49%,其中中国市场占比达 35.9%,日韩占比约 5%,东南亚占比约 3%;北美为全球第二大市场,2023 年规模约 1254 亿美元,占比约 25%;此外欧洲、拉美、中东的市场规模分别为 605 亿、379 亿、223 亿美元,市场份额分别占比 12%、8%和 4.5%。 主要区域增速:从近三年全球主要地区外卖市场规模增速来看,中东、拉丁美洲、亚太、欧洲地区增速快于全球平均,2020-2023 年 CAGR 分别为 34%、19%、 16%、16%,北美地区疫后行业增速放缓,行业增速 CAGR 约为 9%。
渗透率:亚太及中东地区外卖市场渗透率相对较高。首先这里我们将外卖渗透率 的公式定义为在线餐饮配送市场规模(Delivery Online Ordering,包含外卖聚合 平台和餐饮连锁品牌自配送市场)/整体餐饮市场规模,采用欧睿口径数据。对 比全球主要地区外卖市场渗透率,亚太及中东地区渗透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其 中中国、韩国在主要国家中外卖渗透率位居前列,2023 年分别达到 23.8%和 22.7%,中东地区外卖渗透率约为 19.2%,其中中东地区据测算达到 23.7%;北 美、拉美、东南亚地区外卖市场渗透率接近全球平均水平,欧洲市场渗透率略低。
2、全球性巨头外卖公司概览:欧美龙头广泛收并购实现全球扩张
纵览全球市场中主要的外卖公司,有众多国际外卖市场龙头通过收并购及开设多 国站点的方式扩大经营体量,以下为全球范围内主要的几家国际型巨头: 1) Uber Eats:成立于 2014 年,是美国公司 Uber 集团旗下外卖业务,2023 年 Uber 外卖业务 GMV 体量达 637 亿美元,同比增速 14%,收入 122 亿美 元,同比增速 12%,经调整 EBITDA 15 亿美元,EBITDA margin 约为 2.4%。公司覆盖全球 45 个国家/地区的 6000 多个城市,包括欧洲、美洲、中东等 地区,旗下收购了 Postmates、Foodpanda 台湾等食品配送平台。 2) DoorDash:成立于 2013 年,总部位于美国旧金山,于 2020 年在美国纽交 所上市,2023 年 GMV 体量达到 668 亿美元,同比增速 25%,收入规模 86 亿美元,同比增速 31%,在全球性龙头外卖公司保持增速相对领先,经调整 EBITDA 为 12 亿美元,EBITDA margin 约为 1.8%。公司为北美外卖市场龙 头,目前覆盖区域延伸至北美、欧洲、澳洲等,其中截止到 2023 年美国市 场收入占比 90%,其他国际市场占比约 10%。公司旗下收购了芬兰外卖平台 Wolt、高端外卖平台 Caviar 等子公司。 3) Delivery Hero:成立于 2011 年,总部位于德国柏林。公司于 2017 年在法 兰克福证券交易市场上市,2023 年 GMV 达 453 亿欧元,同比增速 6%,收 入达 105 亿欧元,同比增速 13%,经调整 EBITDA 为 2.5 亿欧元,同比扭亏,EBITDA margin(比 GTV)约为 0.6%。集团目前主要经营亚太(主要为韩 国及东南亚,GMV 占比达 56%)、欧洲(占比 17%)、中东(22%)、南美(占 5%)等地区,覆盖国家数量 70 余个。集团收购的子公司主要包括 HungerStation(沙特最大外卖平台)、Talabat(中东核心外卖平台)、 Foodpanda(香港东南亚等亚太地区头部外卖平台)、PedidosYa(拉美头 部外卖平台)、Woowa(韩国领先食品配送公司,旗下的 Baemin 是韩国最 大的外卖平台)等 30 多家区域性外卖平台。 4) GrabFood:成立于 2012 年,是新加坡公司 Grab 旗下的外卖业务,主要覆 盖东南亚地区,除此之外还经营网约车和金融服务业务。GrabFood 是东南 亚最大的外卖平台,2023 年外卖业务 GMV 102 亿美元,同比增速 4%,外 卖收入 12 亿美元,同比增速 80%,经调整 EBITDA 3.1 亿美元,同比扭亏。GrabFood 经营国家包括东南亚六国以及缅甸、柬埔寨等国家,并于 2018 年收购整合了 Uber 的东南亚外卖业务。 5) Deliveroo:成立于 2013 年,是一家英国在线食品配送公司,于 2021 年伦 敦交易所上市,2023 年 GTV 达到约 71 亿英镑,收入规模 20 亿英镑,经调 整 EBITDA 8500 万英镑,EBITDA margin 为 1.2%。公司目前主要在欧洲、中东、香港、新加坡等地运营,其中英国及爱尔兰作为主要市场 2023 年 GTV 占比 59%,其他国际市场占比 41%。 6) Just Eat Takeaway:欧洲最大的外卖公司,2019 年由丹麦公司 Just Eat 和荷兰公司 Takeaway 合并而成。公司 2023 年 GMV 规模达到 264 亿欧元,同比下降 6%,收入规模约 52 亿欧元,同比-7%,经调整 EBITDA 3.2 亿欧 元,EBITDA margin 约 1.2%。公司覆盖欧洲、美洲等地区的 20+国家,其 中 2023 年北美 GTV 占比 38%,北欧占比 29%,英国及爱尔兰占比 25%, 南欧和新西兰占比 8%。 整体来看,欧美市场较高的互联网平台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及消费能力,全球性龙 头外卖公司集中诞生于欧美地区,后续覆盖区域主要包括北美、欧洲、中东、东 南亚、香港等适宜性市场。
二、全球外卖市场分析:看好中东亚太拉美市场发展潜力
(一)全球主要地区外卖市场概览
1、北美:全球最大外卖市场,双寡头格局稳定
北美外卖市场规模最大,渗透率接近全球平均。据欧睿数据,2023 年北美外卖 市场规模 1254 亿美元,2018-2023 年行业 CAGR 为 30%,外卖渗透率由 2018 年的 5.1%提升至 2023 年的 15.5%,接近全球市场平均水平。美国市场贡献主 要规模,2023 年市场体量为 1160 亿美元,渗透率为 15.3%。从用户渗透来看,据 Statista,2019-2023 年美国在线送餐市场活跃用户数增速 CAGR 为 16%, 活跃用户规模由 2019 年 8860 万人提升至 2023 年的 1.6 亿人;从使用频次来看,据普渡大学 2024 年 9 月最新发布的《美国消费者食品洞察报告》,全美超过三 分之二的消费者使用过订餐软件点外卖,其中近一半消费者表示每周至少使用一 次。
市场格局及主要玩家:行业集中度高,双寡头格局稳定。对于广义的外卖市场(即 在线餐饮配送市场)格局,由于美国餐饮连锁化率高,存在较为普遍的连锁品牌 自建运力、自行配送的情况,占据在线餐饮配送市场较大份额比重,据欧睿数据,截至 2023 年北美外卖市场份额前三平台分别为 DoorDash、UberEats、Just Eat Takeaway,分别占比 28.6%、16.6%、5.3%;对于狭义的外卖市场(即第三方 外卖平台),北美市场格局相对集中,据 Statista 截至 2023 年 DoorDash、 UberEats、Grubhub(已被Just Eat Takeaway收购保持独立运营)分别占比67%、23%、8%。 从行业格局演变来看,美国外卖行业由轻资产模式向自配送发展逐步趋于成熟。行业初期的龙头平台 Grubhub 作为纯信息聚合平台前期不提供配送服务,轻资 产运营模式下较快实现盈利但未能在另 50%市场份额的个体户餐饮店以及下沉 市场建立起先发优势,2014 年 DoorDash、UberEats 等自配送外卖平台从小城 市地推入手、以及自有运力标准化配送服务对用户需求的更好满足从而快速抢占 市场,Grubhub 份额由 70%+到 2019 年跌至 20%,2020 年被 JET 收购;同时 DoorDash、Uber 开启兼并收购浪潮,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近年行业双寡头格 局逐步稳定,两大头部平台自有运力壁垒稳固,CR2 达到 90%。
市场机遇:1)人口特征:居民人均收入及消费力高,对于餐饮及配送劳动力的 购买力均强,且城镇化率高,整体上需求端与外卖行业相对适配;2)外卖消费 者体验端仍有提升空间,据 statista 数据,美国消费者对外卖平台不满 TOP3 原 因为配送交货时间长、订单错误和运费过高,对于能够推动行业效率改进的新进 高效平台仍有一定施展空间。 市场难点:1)政策环境相对复杂:美国 51 个州各有立法,税务及用工政策各有 不同,且出海美国市场的海外平台如 Temu、Tiktok 等较易面临当地政策歧视风 险;2)竞争环境:头部平台竞争较激烈且已经过一轮汰换,目前双寡头格局相 对稳定,叠加当地劳动力成本高,因此预计新玩家如采取免运费补贴等方式切入 平台或将面临更大亏损风险。
2、欧洲:外卖基础土壤良好,严苛劳工政策及高昂人力成本为难点
规模及增速:稳步增长的大容量市场,渗透率提升空间更广。据 Euromonitor 数据,2023 年欧洲外卖市场规模约 605 亿美元,其中西欧地区市场规模约 504 亿美元,仅次于亚太及北美地区是全球第三大外卖市场,近五年行业 CAGR 为 24%,维持稳步增长。从渗透率来看,2023 年西欧外卖市场渗透率仅为 9.4%,距离亚太(19.23%)、北美(15.5%)的渗透率水平仍有一定差距,提升空间较 大。
格局:多国巨头强强相争,行业集中度相对分散。竞争格局来看,欧洲地区外卖 市场的主要玩家均为全球知名的服务平台巨头,其中荷兰公司 Takeaway 在西欧 市场占据领先位置,近年市占率均保持在 25%左右。此外美国公司 Uber、德国 公司 Delivery Hero、英国公司 Deliveroo 旗下的欧洲外卖平台也均占有超过 10% 的西欧市场份额。覆盖地区来看,Delivery Hero、Doordash 覆盖范围较广,分 别覆盖欧洲市场的 28、22 个国家。从优势区域来看,Takeaway 的主要市场集 中在英国、德国、荷兰等外卖发源较早的国家,Delivery Hero 在伊比利亚半岛、中欧地区取得领先位置,Uber 则在法国市场占据着超过 40%的市场份额。
市场机遇:高人口密度+高消费购买力+高互联网普及率,外卖基础土壤良好。1)据世界银行数据,2023 年欧洲城镇人口比例为 76%,人口密度水平均居于世界 前列,高城镇化水平及人口密度为更高外卖订单密度+更短的配送距离创造条件;2)从消费购买能力来看,据世界银行和 Statista 统计数据,2023 年欧盟人均 GDP 为 4.14 万美元(远高于全球人均 GDP 1.32 万美元),人均餐饮支出为 2,720 美元,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3)从互联网普及率来看,据 Statista 数据,北欧/ 西欧/南欧/东欧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分别高达 97.5% / 94.6% / 90.2% / 89.5%, 是除北美地区之外互联网普及率最高的 4 个细分地区。 市场难点:平台监管及劳工政策复杂严苛且人力成本高。从市场政策环境来看,欧洲具有更为严格的劳工法案和互联网平台监管规定,欧盟曾数次提出“零工劳 动法”相关议案,拟将外卖配送员的雇佣关系从个体户转变为雇佣工人,历来严 苛的劳动法+昂贵的非技术劳工成本或会大幅提升外卖平台的运营难度,部分外 卖市场巨头也严苛政策的出台而退出市场。
3、中东:行业需求旺盛,渗透空间广阔
规模:中东在线餐饮配送市场渗透水平高于全球平均,外卖聚合平台市场渗透率 增长潜力大。据欧睿数据,2023 年中东在线餐饮配送市场(包含外卖聚合平台 和连锁品牌自配送)总规模约 223 亿美元,2018-2023 年行业 CAGR 约为 23%,远高于中东餐饮市场 5%的年复合增速。截至 23 年中东在线餐饮配送行业渗透 率达到 23.7%。沙特阿拉伯是中东国土面积和经济体量最大的国家,外卖发展相 对更为成熟,据欧睿 2023 年沙特在线餐饮配送市场规模接近为 70 亿美元,渗 透率达 25.7%;而对于沙特外卖聚合平台市场,据 Jahez 招股书数据,2023 年 沙特外卖平台行业规模为 162 亿沙特里亚尔(约 45 亿美元),2020-2023 年市 场增速 CAGR 达 33%,23 年行业渗透率约为 14.4%,疫情后市场仍保持 20% 以上较快增速,预计市场空间仍有较大增长潜力。
中东地区尤其沙特国家外卖市场发展成熟,渗透率远超全球平均水平,主要源于:1) 收入及人均消费水平高:沙特人均 GNI(国民收入)及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均 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居民有较强的支付能力和意愿承担较高的配送费。 2) 人口特征契合外卖行业用户画像,需求旺盛:据 Jahez 招股书,近年沙特外卖市场需求旺盛,活跃用户快速增长,2020-2023 年 CAGR 达 18%,主要 由于沙特居民画像与外卖行业的高度契合:①人口结构年轻化,40 岁以下人 口占近 70%;②女性劳动者比率提升,做饭等家务劳动时间减少;③高城市 化率(85%以上);④高智能手机普及率,超过 85%,高于英美。综合来看,沙特拥有全球最活跃的外卖消费群体之一。 3) 餐饮市场连锁化率高:据欧睿数据沙特连锁餐厅占比超过 4 成且逐年提升,适合外卖业态发展。 当前中东外卖市场在疫情后仍保持 20%+远高于全球平均增速,未来在大量精通 移动互联网的年轻人口、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以及对便捷服务需求的增长驱 动下,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市场格局:本土及国际外卖玩家齐聚中东,Hunger Station、Jahez 两大平台 领先沙特市场。2015 年以前中东外卖市场规模较小,平台仅提供点餐服务, 2015-16 年左右基于平台技术驱动以及配送交通工具完善时效加快的推动下市 场开始快速发展,沙特的 Jahez、科威特的 Carriage 以及全球外卖玩家 Uber Eats、Deliver Hero 纷纷成立或进入中东市场。对于中东核心市场沙特,其外卖行业主 要玩家包括 Hunger Station、Jahez 等,据欧睿数据,2023 年 Hunger Station 在沙特外卖市场(Delivery Online Ordering 口径)份额为 41.5%,Jahez 市场份 额 26.5%,二者合计占据沙特近 70%的市场。 1)Hunger Station 是 2012 年推出的沙特首个老牌外卖平台,存在一定心智上 的先发优势,早期定位为点餐平台(由餐厅自行完成配送),2015 年左右开始 利雅得、达曼等城市开展送餐服务,在 2016 年与 Foodpanda 合并被全球外卖 巨头 Deliver Hero 收购。 2)Jahez 是 2016 年推出的沙特本土餐饮外卖平台,凭借强大的网络营销及线 下推广能力建立起来较强的市场认知和份额。公司于 2022 年在沙特证券交易所 上市,成为沙特首家初创企业上市公司,并于 2022 年收购另一沙特配送平台 The Chefz 用于补充其在高级餐厅及糖果休闲食品等方面的市场。2023 年 Jahez 实 现 GMV 约 14 亿美元,订单量 8480 万。
市场机遇:①需求端:如前文所述,中东整体外卖市场环境较好、人口画像契合 行业需求旺盛;②竞争环境:相对好于欧美,整体上中东乃至沙特外卖行业仍处 于快速发展阶段且渗透率空间提升潜力大,新玩家能够获得一定行业增量,此外 前二平台合计份额约 70%寡头垄断地位未完全稳固,外来竞争者仍有发展机遇;③政策及投资环境良好:沙特政府在“2030 愿景”倡导推动经济多元化和数字化转 型,强调减少对石油产业的依赖、积极支持科技/零售等新兴行业,以及制定新 的外商投资法等一系列对华友好政策,宽松的市场环境和政策支持为其外卖行业 带来发展机遇。
市场挑战:①地缘政治风险:由于中东的地域特殊性,沙特为中东重要国家,外 资企业较容易受到国际局势和当地政策影响。②文化及宗教适应性:中东乃至沙 特地区的外卖需求和消费习惯受宗教文化影响显著,跨境出海平台需严格遵循当 地文化需求进行运营策略调整。③严格的劳工政策和高昂人力成本,且外包公司 不垫付骑手工资,平台资金压力较大;此外沙特末端通信地址极不完善,整体上 行业基础设施仍有较多环节有待完善。
4、日韩:后疫情时代增速回落,行业效率仍具优化空间
疫情带动日韩外卖市场规模快速提升,疫后渗透率有所回落。2020 年疫情日韩 外卖市场规模分别同比大幅增长 199.0%和 67.5%,2021 年到达规模顶峰,2022 年起两国市场规模及外卖行业渗透率均有所回落,2023 年日、韩外卖市场体量 分别约 80 亿和 170 亿美元。从外卖业态发展水平来看,2023 年日本、韩国外 卖渗透率分别为 5.3%和 22.4%,韩国外卖市场渗透水平与中国接近、高于全球 平均,日本外卖行业发展相对较弱,主要由于餐饮消费习惯差异所致,日本发达 的线下便利店业态和中食文化+高额配送人力成本对于外卖市场造成一定挤出。
格局:平台集中度较高,格局较为稳定。韩国外卖市场集中度较高且以本土平台 为主,据韩国数据分析平台 Mobile Index,韩国市占率第一的外卖平台 Baemin “外卖民族”份额达 67%,Yogiyo 和 coupang eats 分别占比约 23%和 10%,呈现 一超两强格局,CR3 达 85%。日本本土传统外卖平台 Demae-can(出前馆)和 2016 年进军日本且后来居上的 Uber Eats 合计占据过半的市场份额,剩余市场 以连锁品牌自配送为主。
市场机遇与难点:日本——“难”在餐饮消费习惯限制+外卖价格及人力成本高昂。日本外卖渗透率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居民外卖消费习惯相对较弱,对比两地外 卖消费者的消费频次可见,日本点外卖每月少于一次的用户占比超过 70%,韩国 这一占比仅 5%;此外日本外卖价格及配送人力成本较高,据调研数据,日本外 卖通常的每单价格在 2000-3000 日元左右(约合 120-180 元人民币),其中包 括 300-1000 日元左右(约合 18-60 元人民币)的配送费,价格基本与堂食持平 且远高于便利店普通便当价格(约 400 日元左右)。整体来看,弱需求高成本导 致日本外卖市场入局较难,2020 年后滴滴、Foodpanda 等国际外卖平台曾尝试 进入,最终均因运营成绩不理想而淡出日本市场。
市场机遇与难点:韩国——后疫情时代竞争加剧,但市场扩张潜力大且对外来平 台在体验及效率上存在优化空间。韩国外卖市场渗透率接近于国内水平,但疫情 结束后市场规模出现萎缩,据 Mobile Index 数据,疫情后外卖消费者对食品价格 及配送费用的敏感度提升,使用外卖服务的频次降低,行业竞争也呈现加剧态势,在供给端头部外卖平台在利润率缩水的压力下上调餐饮店铺佣金,而用户端, 2023 年起 Baemin、Coupang Eats、Yogiyo 开始陆续推出会员服务,提供会员 配送费减免及约 10%餐饮优惠。整体来看,当前韩国外卖市场面临竞争加剧挑战,但同时当前韩国本土平台在用户服务体验(价格及时效)、活动策略等方面相较 美团等国内玩家仍有差距,对于外来平台将存在较大改善空间;此外从市场空间 来看,对标电商市场(据欧睿韩国电商渗透率高达 44%高于中国及全球平均水平),韩国基于更高的智能手机普及率和高人口密度下相对高效的配送网络,预计外卖 市场存在更高扩张潜力。
5、东南亚:各国发展水平分化,格局一超多强,未来渗透潜力广阔
规模:疫后市场规模稳定,主要国家渗透率有所分化。东南亚地区外卖市场在经 历了 2015-2020 年期间的快速扩张之后,近年规模整体保持稳定,2023 年市场 规模约为 148.83 亿美元。其中印尼、泰国于 2023 年的市场规模分别达到约 43 亿、30 亿美元,是东南亚地区的前二大市场。从主要国家的渗透率方面来看, 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的外卖市场渗透率相对较高,近年行业渗透率均保持 在 15%以上;印尼、泰国渗透率疫后明显回落至 10%左右。越南市场的渗透率 相对较低,2024 年外卖市场渗透率不足 6%。
格局:Grab 占据过半市场份额,整体呈一超多强格局。竞争格局来看,东南亚 地区外卖平台数量众多,包括 Grab(2018 年收购 Uber 东南亚业务)、Gojerk 等本土崛起的平台,以及 Foodpanda(Delivery Hero 旗下)、Deliveroo 等国际 化外卖平台。其中,Grab 占据东南亚外卖市场领头羊地位,在多个主要国家占 据多半市场份额,据 Momentum Works 数据 2023 年 Grab 实现 GMV 约 94 亿 美元,大于 Foodpanda、Gojerk 等其余 5 家主要外卖平台 GMV 总和,东南亚 外卖市场整体呈现“一超多强”竞争格局。
市场机遇:需求侧高互联网普及率下外卖市场潜在触达人群空间广,供给侧中餐 品牌密集出海利好国内外卖平台出海。从需求侧来看,根据《e-Conomy SEA (2022)》东南亚地区互联网渗透率已接近 70%左右,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59.5%,与此同时据 Momentum Works 数据,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外卖平台 Grab 月活跃用户仅占地区人口的 5%,仍有大量人口未被外卖平台触达,用户拓展空 间广阔。从供给侧来看,疫情后东南亚餐饮行业迅速恢复,吸引大批中餐品牌入 驻东南亚,截至 2024 年年底已有超 60 个中餐品牌在东南亚开出超过 6100 家门 店,中餐品牌密集入驻利好国内外卖平台出海。
6、拉丁美洲:规模连年稳步增长,行业格局相对分散
市场规模稳步提升,巴西、墨西哥贡献主要增量。据 Euromonitor 数据,2018-2023 年,拉丁美洲外卖市场规模由 74.97 亿美元迅速增长至 379.18 亿美元,连续 7 年保持增长,期间 Cagr 达 38.3%。渗透率方面,2023 年拉丁美洲外卖市场渗透 率为 16.1%,与其他主要地区相比仍具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巴西、墨西哥为拉丁 美洲地区的前两大外卖市场,2023 年巴西及墨西哥的外卖市场规模分别达到 200.86 亿和 72.47 亿美元,外卖市场渗透率分别为 20.5%和 11.2%。
本土玩家市占亮眼,集中度提升空间较大。虽有 Uber Eats、滴滴、Delivery Hero 等国际平台于 2016 年后陆续进入拉美市场,但本土平台 iFood 和 Rappi 依然占 据着大量的市场份额,2023 年 iFood 和 Rappi 在拉美地区的市占率分别达到 30.4%和 10.6%,行业集中度相较美欧中东等地区具有较大提升空间。
7、中国香港:低渗透市场,KeeTa 入局擘画新格局
香港市场渗透率较内地仍有较大拓展空间。香港地区外卖市场在疫情期间迅速增 长,疫后线下餐饮市场逐步恢复,外卖市场规模有所回落,据 Euromonitor 数据,2023 年香港地区外卖市场规模约为 17 亿美元;2024 年,据 Measurable AI, 2024 Q1 相比 2023 年 Q1 香港市场的线上食杂外卖 GMV 同比增长约 22%, 恢复较快增长。渗透率方面来看,据欧睿,2023 年外卖市场渗透率约为 12%, 较中国内地和亚太地区仍有不小差距,渗透率有较高的提升空间。
格局:Keeta 强势入场,助力行业渗透率提升并快速占据份额领先。Keeta 入局 之前,香港外卖市场基本由国际外卖平台 Foodpanda 和 Deliveroo 占据,2023 年初,Foodpanda 和 Deliveroo 在香港的外卖订单份额占比分别达到 70%和 30% 左右。2023 年 5 月 Keeta 进军香港市场,并很快凭借低价减免、稳定的配送履 约保障和精细化运营优势实现快速扩张。据 Measurable.ai 统计数据,2024 年 3 月,按订单量测算,Deliveroo、Foodpanda、Keeta 市占份额分别为 21%、35%、44%,Keeta 已实现单量登顶;按 GMV 测算,Deliveroo、Foodpanda、Keeta 市占份额分别为 26%、39%、36%,主要玩家已形成三足鼎立格局。
(二)出海玩家外卖潜力市场图谱总结:中东亚太拉美市场出海潜力广
总结前文各主要地区外卖市场发展情况的分析,我们认为判断一个地区是否适合 外卖行业持续发展以及是否适合国内玩家外卖出海,核心需考虑综合市场潜力和 竞争格局两大要素,我们认为在市场潜力维度,行业需求更旺盛、餐饮商户供给 更充足、用工成本更低、政策环境更宽松,外卖市场发展及出海机遇更大;在竞 争格局维度,对于暂未形成稳定成熟双寡头或行业效率仍有较大改进空间的区域 市场,外卖出海机遇更大空间更广。
1)看市场潜力:
①需求程度
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上经济越发达、居民消费力越高的地区,消费者对外卖的较 高门槛餐品价格和配送服务费进行支付的意愿会更强,外卖行业可渗透用户的天 花板相对越高。 人口画像及地理条件:外卖作为互联网及智能手机时代衍生出来的新鲜产物,年 轻的城市用户群体通常对其触达更快、接受度更高,因此年轻人口占比越高、互 联网和手机普及率越高以及相关基础设施越完备的地区,外卖生存土壤越相对成 熟,能够为当地外卖行业的发展持续输送需求支撑行业稳健扩张。此外,对于地 理条件相对友好,即人口密度集中配送距离短的地区,外卖发展的基础条件相对 更佳,渗透天花板相对更高。 行业规模及用户体量:经济体量大、行业规模大人数多的市场从绝对值来看相对 来说空间更大、发展潜力更高。 饮食习惯:对于城市化水平高、快捷饮食习惯更普遍的地区,外卖市场发展环境 会相对更好;此外对于已经形成相对稳定的且与外卖存在区隔的饮食习惯(如日 本便利店中食文化)的地区,渗透难度会相对更大。
②供给情况
餐厅数量:当地餐饮供给越充足,人均餐厅保有量越高,外卖出海在供给端的拓 展空间越大,外卖行业发展及出海潜力相对越广。据窄门发布的《2023-2024 中 国及全球最新餐饮数据报告》,中国、日韩、东南亚等亚太地区每万人均餐厅保 有量相对更高。 餐饮业连锁化发展水平:连锁餐饮品牌相比本土小餐馆更容易被发展至线上,餐 饮连锁化水平越高的地区外卖 B 端供给相对越充足,有利于当地外卖渗透率的提 升并能够降低跨境玩家进驻市场的难度。
③成本:相对来说劳动力成本越低、当地劳工政策宽松的地区,在外卖骑手的管 理和成本上更具优势,外卖行业发展潜力更大。 ④政策环境:相对来说政策环境越宽松,包括对外商投资的支持态度,以及对劳 工管理政策相对宽松的地区,更适合国内外卖出海玩家做区域拓展。
2)看竞争格局:通常来讲对于如外卖、网约车这类三边网络市场,需要骑手或 者司机作为第三方参与者,数量有限且在同一时间不同平台间存在互斥,因此不能无限包容过多平台共存,同时业态本身具有一定的网络效应因此规模会向头部 平台逐步集中(这一点不同于电商双边市场且商品供给相对充足背景下,商家可 以在多个平台开店并且不影响消费者体验,叠加网络效应没有过强因此能够容纳 更多头部玩家)。在这种情况下参考部分相对成熟市场的市场规律,外卖行业通 常单一市场只能容纳 2 个左右成熟的头部玩家,对于 CR2 80%以上的成熟市场 来说出海玩家进入成本偏高,没有颠覆性技术/商业模式能够明显改进效率的话 要占据一定份额难度较高。 但同时也需要关注当地行业效率以及竞争格局的演变阶段,对于效率偏低、未经 过系统性的竞争汰换,且在用户配送体验、市场平均价格等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 间的区域市场,外来玩家仍有较大机会。 综合以上我们对各主要国家的外卖出海潜力及适配度进行对比,整体来看中东、日韩、东南亚、拉美等市场外卖出海存在较大发展潜力,北美及欧洲地区考虑到 政策环境和竞争激烈程度影响出海预计相对慎重。
三、中国互联网公司外卖出海:强大组织执行力为基,看好美团滴滴出海潜力
(一)中国互联网平台外卖出海竞争优势:组织执行力+营销及地推能力+技术能力
全球诸多区域外卖出海潜力广阔,美团、滴滴等国内头部互联网平台均已开启外 卖出海业务。中国互联网公司在国内竞争相对更充分的市场环境下,在外卖出海 中相比国际市场竞对天然存在一定竞争优势,主要包括: 1)强大组织战斗力:中国人口基数庞大、互联网创业公司众多,能够从激烈竞 争中脱颖而出的互联网龙头公司基于明确的目标激励和绩效考核机制、敏捷快速 响应的组织结构、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及数据驱动的强大技术能力,形成强 大的组织战斗力,相比海外公司通常具有更强的效率优势。 2)营销能力及经验丰富,国内发达的互联网平台经过多年竞争迭代形成了系统 化科学化的营销能力及生态,包括通过庞大的用户生态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驱动 的精准营销、多元化的营销渠道(搜索引擎/社媒/短视频直播带货等多场景营销)和创新的营销模式(内容营销/互动营销/KOL KOC 营销等),相比之下海外平台 在此前相对宽松的竞争环境下营销渠道相对单一、且通过高抽佣和广告收费较容 易实现变现和盈利,在营销能力和效率的建设上有所短缺,因此国内平台出海通 过将相关营销策略本土化后复用有望实现相比海外竞对平台更高效的获客。 3)地推能力:国内城市乡镇繁多、餐厅供给充足,在外卖商户拓展方面能力要 求较高,国内头部外卖平台在组建规模庞大的地推团队、快速开展业务推广和市 场开拓方面已建立起丰富经验,结合强大的资金和资源投入支持及高效的执行能 力,在海外市场地推能力建设方面也存在一定优势。 4)技术及数据支持:国内科技巨头经过多年技术迭代拥有先进的数据分析和人 工智能团队,众多头部互联网公司也陆续建立了自己的云基础设施系统及智能调 度系统,相比海外本土平台通常能够更好地优化产品体验、降低成本; 综合来看,中国互联网平台外卖出海相较国际市场竞对的竞争优势中,强大组织 战斗力为核心,此外在营销能力、地推能力、以及技术数据资源方面也均具备一 定优势,我们看好国内互联网龙头公司外卖出海的市场空间及竞争优势与潜力。
(二)美团出海:率先进军香港中东,打开全球化进程
1、基本情况:首站选址香港及沙特
(1)出海时间线及组织架构
美团出海业务时间线:①业务确立:2022Q3 财报会上王兴首次公开确认出境业 务并将首站定为香港,同年 10 月美团境外业务正式成立;②登陆香港:2023 年 5 月美团香港业务上线并发布独立 APP KeeTa;3)登陆沙特:2024 年 9 月 Keeta 上线沙特阿尔卡吉开启试运营,中东市场正式成为美团出海第二站,10 月正式 上线沙特利雅得,2025 年开年进一步在沙特新开吉达、麦加两城。 组织架构:美团境外业务 KeeTa 由 2022 年加入美团的出海老将仇广宇负责,此 前曾在滴滴和快手负责国际化业务。国际化业务部门向上直接向集团 CEO 王兴 汇报,向下目前下设香港及沙特两个业务团队,业务团队下分商家、用户、骑手 对应 B 端(商家运营及 BD)、C 端(用户运营及增长)、D 端(骑手运营)团 队。截至 2024 年 11 月,据 Keeta 负责人公开访谈记录,KeeTa 在沙特已有超 过 300 名员工,其中半数为沙特本地人。
(2)选择香港和沙特作为首站及第二站的原因
①香港:a.从市场环境来看,香港的文化及语言环境及餐饮习惯与内地有相似之 处,此外在政府支持、税收政策等方面也将享有一定优惠,美团利用香港市场来 试验并优化其国际市场的产品及运营策略,有利于为美团境外业务未来进军国际 做准备。b.从美团入局前的行业现状和竞争情况来看,香港外卖市场此前配送费 高、配送速度慢且服务不佳,导致消费者点外卖的意愿不高,行业渗透水平较低,且此前市场被两大国际巨头 Delivery Hero(旗下 foodpanda)及 Deliveroo 占据,竞对有限且双寡头针对于香港这一规模较小的市场投入有限经营效果一般。美团 的低价补贴策略以及高配送时效为香港市场引入源头活水,在提升行业整体渗透 水平的同时,帮助 KeeTa 快速摸索出与国际同行竞争的方法,并抢占市场份额。②沙特:a.从市场环境及空间来看,如第一章所述,中东外卖市场发展相对成熟 渗透率高且政策环境良好,行业目前仍维持快于全球市场增长,叠加当地人均强 大消费力驱动,市场还有较大渗透空间。b.在竞争格局方面,沙特市场国际及本 土玩家齐聚相较香港竞争强度更高,但头部平台尚未形成绝对垄断(单平台占比 均 50%以下,且行业整体在价格和服务等方面目前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美团基 于自身在技术/运营/促销策略等方面的优势存在一定的优化施展空间。c.从商业 价值方面,当地抽佣率 20-30%(高于国内的 15%左右),参照中东本土竞对平 台 EBITDA margin(比 GMV)Jahez 2023 年 3.6%、Talabat 2023 年 5.3%、 2024Q3 6.7%,KeeTa 未来在中东市场预计存在较高的盈利空间。
(3)KeeTa 香港及沙特发展情况
KeeTa 香港:①单量及市占率:据市场调研机构 Measurable AI,截至 2024Q1 末 Keeta 在 香 港 市 场 订 单 量 占 据 超 44% 份 额 , 超 过 Foodpanda(35%) 和 Deliveroo(21%),成为香港第一大外卖平台;据界面新闻,截至2024年5月KeeTa 香港外卖日均单量峰值突破 10 万。 ②用户及下载量:据美团数据,截止到 2024 年 1 月 KeeTa 香港下载注册用户数 超 130 万,入驻商户数近万家且月均增速超过 30%;据财新国际,截至 2024 年 5 月已有超过 201 万香港用户下载 KeeTa APP。③客单价:据 Measurable AI,KeeTa 香港外卖客单价平均为 100-110 港币左右,同期 Foodpanda、Deliveroo平均为 170 港币左右。
KeeTa 沙特:①单量及市占率:据光子星球,截至 2024 年底 KeeTa 在利雅得 日均单量约为 10 万单,市占率约两成。 ②商户供给:截至 2025 年初 KeeTa 在沙特市场共与 1.3 万家餐厅合作(相比 24 年 11 月时接近翻倍),其中麦当劳肯德基星巴克等全球性连锁餐饮品牌为主 力军,此外还包括大量当地热门餐厅; ③骑手:截至注册骑手超过 1.5 万人(相比 24 年 11 月时增长 50%),并在持 续增长。 ④用户及下载量:截至 2025 年 1 月,据谷歌和苹果应用商店数据,Keeta 已成 为沙特地区下载量排名第一的外卖软件。 ⑤后续发展规划:截止到 2025 年初 Keeta 在沙特已开放阿尔卡吉、利雅得、麦 加、达曼等城市,据 KeeTa 负责人公开访谈,预计到 2025 年底 KeeTa 将拓展 至沙特每个城市,当地市占率也有望进一步提升;未来三年将进一步拓展中东主 要国家。
2、KeeTa 经营策略及市场竞争:组织力及资金为基开展履约及价格补贴投入
(1)经营策略及竞争优势:免费配送+时效保障+价格补贴+快速BD,底层为强大组织执行力及资金实力
KeeTa 在香港及沙特市场的经营策略,核心通过在履约(免配送费+时效保障)、价格(新客补贴+一人食低价套餐)方面的投入建立差异化优势从而快速形成心 智抢占份额。 ①免配送费:Keeta 海外市场拓展的重要基础打法。从香港和沙特外卖市场来 看,首要挑战是高昂的配送费用,也是引起当地消费者不满的主要原因,以香港 市场为例,美团进入前外卖市场主要玩家 Foodpanda 和 Deliveroo 每单配送费 15-20 港元起(部分可享受会员免配送费权益/大额订单免运费)。KeeTa 初入香 港时相对谨慎的补贴策略下前三个月日均单量仅 1 万单左右,市占率不到 5%, 23 年 9 月起平台推出“全民免运”活动并覆盖大部分连锁快餐商家,结合 10-12 月 促销实现了单量的快速增长。目前 KeeTa 沙特市场同样采取类似策略,在前期 市场竞对普遍收取每单 15-20 沙特里亚尔配送费的背景下,根据 Argaam 对 Keeta CEO 的公开访谈,Keeta 沙特为平台上 90%的餐厅提供免费配送服务。
②配送时效:在中东外卖市场配送延迟也是一个常见问题,美团在配送时效上实 现了大幅缩短,基于美团国内成熟的履约及调度系统 Keeta 的路线规划和预估 时间准确性远超竞争对手,3 公里以内计划配送时间通常为 30 分钟左右,并推 出准时宝政策,为超时 15 分钟以上外卖进行赔付。 骑手:KeeTa 众包模式通过降低注册门槛+给予丰厚薪资+合作第三方运力公司 确保足量运力。在香港 KeeTa 采用众包模式,由平台招募骑手进行配送,为确保运力提高配送效率 KeeTa 相比 Foodpanda 等竞对平台降低注册门槛(拥有香 港身份证即可申请且允许步行配送),并在初上线时打出“ 骑手月薪最高 3.5 万 港币 ”的广告。沙特市场对外卖骑手有较严格的准入门槛,包括有效登记的汽车 或摩托车、有效驾驶执照、沙特阿拉伯王国工作许可证等,目前 KeeTa 官网正 在招募符合条件的条件的骑手以及寻求第三方运力公司合作,不断扩充骑手运力。
同时美团也在无人配送技术上大力投入深度布局,并加速无人机出海进程,2024 年 12 月 Keeta 无人机业务已获得阿联酋的商业运营许可,未来有望在自动化配 送领域持续领先国际市场。
③新客补贴及低价套餐:以香港市场为例,KeeTa 初上线时针对新用户推出“10亿港币激赏计划”价值,每位新用户可享受价值 300 港元的优惠券用于餐品和运 费减免,此外在低价套餐设计上 Keeta 与诸多全球连锁品牌合作推出“一人饭堂 专区” 60 港币一价全包,通过套餐组合低价策略叠加免运费和新客减免及老客补 贴,实现相比于竞对平台更高的性价比。据 Measurable AI,2023 年 5 月 KeeTa 上线以来香港外卖折扣订单占比逐月攀升,到 2023 年底提升 14%达到 65%。对 于沙特市场,KeeTa 同样推出全场首单五折优惠,并推出定价在 15 里亚尔左右 的优惠套餐,以高额补贴打出绝对价格优势吸引用户转化。
④强大地推能力下不断拓展 B 端供给。在商户供给方面,KeeTa 在进入香港和 沙特市场初期均主要依赖于当地中餐厅及全球性连锁品牌,对于本地商家则需要 依靠 BD 团队建立起商家对新平台的认知,以及需凭借强大的 BD 能力和单量增 长说服商家入驻并分担运费。美团在千团大战时期积累了丰富的地推经验在出海 业务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复用,KeeTa 地推人员会按街道划分线下沟通与商户建立 联系扩大供给,并为部分互联网感知较弱的本地商家传授外卖思维和单品出餐经 验,从而获取商户信任,相比之下 Foodpanda 和 Deliveroo 则多通过电话沟通 且响应商户需求较慢;同时 KeeTa 也通过降佣和优惠套餐补贴以及为商户带来 的订单增量吸引大量商户签约合作,积极应对下有效拓展 B 端供给。 综合来看,KeeTa 所选择的基于配送和补贴优惠的经营策略,底层源于中国互 联网公司在平台运营及营促销方面的丰富经验,以及美团自身强大的组织执行力 以及雄厚的资金投入实力,有望将支撑出海业务实现全球化开拓。
(2)当前市场竞争态势:竞对有所反击,预计增量挖掘大于存量竞争
市场竞争态势:竞对采取一定反制举措,预计市场增量挖掘大于存量竞争。KeeTa 进驻香港一年半以及进入沙特 5 个月以来,基于上述策略均实现了份额较快提升,竞对也针对采取了包括签订独家合作条款、加大广告投放/用户补贴/骑手激励等 系列应对举措。整体来看在香港市场中竞对反击未能扭转结局,KeeTa 已达成香 港单量市占第一;沙特市场目前进驻时间较短仍在陆续开城阶段,以利雅得为例KeeTa Q4 将份额做到两成也一定程度反映了 KeeTa 在沙特市场的竞争力,后续 竞争情况有待观察。 我们认为,参考 KeeTa 进驻香港市场所带来的行业渗透率快速提升,以及沙特 外卖市场当前旺盛的市场需求,目前中东和香港两大市场更多是增量挖掘大于存 量竞争,KeeTa 的市场发展空间依然广阔。
3、远期盈利空间测算:中东香港远期利润体量有望达50 亿元体量
当前 KeeTa 香港及沙特市场均为亏损状态,预计后续 KeeTa 将在达到市占目标 后逐步推进利润改善,通过提高商家承担运费的比例以及抽佣和广告收入,以及 在拉新周期逐渐结束后降低补贴力度,从而实现盈利。本节我们对 KeeTa 香港 和中东市场的远期盈利空间进行测算:
1)香港盈利空间: 未来规模测算:据报道,KeeTa 进入前香港市场餐饮外卖第三方平台市场年均订 单量(即 Foodpanda 和 Deliveroo 双平台餐饮外卖订单量合计)约 4500-5000 万单,日均 13-14 万单,根据 Measurable AI,Foodpanda 和 Deliveroo 平均客 单价约为 170 港元/单,即此前市场规模约为 75-85 亿港元/年(约 69-78 亿元/ 年)。截至 2024 年 5 月 KeeTa 在香港市场日均单量突破 10 万单,客单价约 100-110 港元,年化 GMV 超过 80 亿港元(约 74 亿元);截至目前 KeeTa 在香 港市场市占率近半,即预计整体香港外卖市场年化规模超过 160 亿港元(约 148 亿元),相比 KeeTa 进入香港市场前基本将香港外卖市场规模翻倍。目前 KeeTa 在香港市场已达成市占第一目标,收入端预计将趋于行业稳健增速,参考 2023 年全球外卖市场增速 7-8%,预计未来 5 年左右行业有望维持中个位数增长,2030 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25 亿港元(约 210 亿元);假设KeeTa 份额提升至60-70%,则 GMV 体量预计将提升至约 135~155 亿港元(约 125~145 亿元)。 未来利润测算:由于 Foodpanda 等在香港地区经营的头部外卖平台未披露香港 市场利润水平,我们将 KeeTa 香港稳态净利率远期对标国际外卖龙头平台(参 考第一章头部外卖企业梳理)目前平均 EBITDA margin 约 2-4%进行敏感性测试,预计 2030 年 KeeTa 香港市场盈利稳态状态下,利润预计将达 2.5~6 亿元。
2)中东盈利空间: 远期体量规模测算:当前 KeeTa 在沙特市场仍处于加速开城阶段,预计后续将 逐步覆盖沙特主要城市,公司计划未来三年开完中东重点市场。从未来市场规模 来看,参考香港市场趋势,预计 KeeTa 也将带动中东外卖市场渗透率提升。我 们以中东外卖市场主要平台 Talaba(t 在沙特以外的主要市场市占率平均约占 6-7 成,基本可对标中国市场的美团)为基础对中东外卖市场未来空间进行测算: 未来外卖市场规模=未来外卖用户渗透率*客单价*下单频次 ①用户渗透率:据第一章分析,对比中东地区与中国的人口画像(年龄分布中 东40岁以下用户占比70%+,高于中国的45%;城市化率80%+高于中国的65%+;海湾六国人均 GDP 3 万+美元高于中国的 1.26 万美元;但人力成本和地图网络 等外卖基础设施方面不及国内),中东与外卖行业用户画像适配度较高,逻辑上 稳态用户渗透率可趋近国内水平。我们以美团为参照进行测算,预计远期中东市 场外卖月活跃用户渗透率将逐步提升趋向美团外卖月度活跃用户的渗透水平,假 设 2030 年提升至 30%;②客单及频次:参考 Talabat 近三年客单价逐年下降趋 势,以及预计伴随 KeeTa 以低价策略占据市场扩大中低消费力客群,未来行业 平均客单价及频次将有所降低。 综合测算预计远期中东整体外卖市场规模将达到约 420 亿美元。参考香港假设 KeeTa 占据中东约一半市场份额,即 KeeTa 中东市场体量将达 210 亿美元体量。
远期利润测算:对标 Jahez、Talabat 等沙特及中东其他市场已上市的头部竞对,2023 年平台经调整 EBITDA margin(比 GTV)平均约为 3-5%,假设未来 KeeTa 成为中东市场市占第一的外卖平台,预计远期利润率有望达到行业龙头水平,考 虑到 KeeTa 进入带来的行业竞争加剧使各平台投入增加利润率将受到一定影响,我们按 3%假设,则远期 KeeTa 年化盈利预计将达到约 6.3 亿美元(约 45 亿元)。综合来看,Keeta 香港+中东市场远期利润有望达 50 亿元体量。
(三)滴滴外卖出海:协同网约车出海,聚焦拉美墨西哥市场
1、战略及发展情况:跟随网约车出海,墨西哥市占第一
滴滴出海背景:滴滴国际化业务起步较早,出海经验丰富。滴滴自 2015 年后即 开始以投资方式推动海外业务,2018 年底,滴滴正式成立战略业务事业群,下 设国际事业部,同时成立专门的国际化外卖事业部门,陆续以打车+外卖的业务 线进入巴西、墨西哥等拉美国家。2023 年滴滴实现国际业务收入 78 亿元,国际 业务 GTV 为 706 亿元,2024 年前三季度国际业务实现 GTV 664 亿元,其中绝 大多数由出行业务贡献,同时 24 年预计国际出行业务可实现盈亏平衡。整体上 滴滴具备庞大的国际业务体量和丰富的海外运营经验。
外卖出海战略:跟随网约车出海,聚焦墨西哥等拉美地区。滴滴外卖业务的海外 拓展参考 Uber、Grab 等国际网约车平台策略,跟随网约车业务出海,大多是在 当地建立起网约车平台基础优势之后,着手试运营外卖业务。拉美地区出行市场 规模大,且滴滴具备一定份额优势,以此为依托进行延展开展外卖业务。滴滴外 卖目前聚焦拉美地区墨西哥市场,在墨西哥外卖业务站稳脚跟后也开始陆续进入 周边的哥斯达黎加、秘鲁、哥伦比亚等市场规模较小但竞争格局较好的西语国家。墨西哥具有庞大的人口数量和餐饮需求,且有别于巴西市场 iFood 的一枝独秀,Uber、Rappi 等先入局的大型平台均未在墨西哥建立起优势,市场集中度水平较 低,整体竞争格局较好。
外卖出海策略:1)低价策略、低线城市切入实现错位竞争:滴滴外卖在拉美沿 用网约车的开城思路,从低线城市切入,并依靠更低的餐品和配送价格与 Uber Eats 实现错位竞争。2)与网约车平台流量、以及金融业务发挥协同作用:滴滴 在墨西哥等拉美国家已建立起网约车业务的份额优势(在部分市场已反超 Uber),网约车及外卖业务共用 app,在外卖业务导流、品牌力延伸等方面对外卖业务产 生积极的协同影响。此外,滴滴在墨西哥推出信用卡和贷款业务方便用户支付,其信用卡持卡人可在 5 分钟内通过滴滴出行和滴滴送餐程序获得初始信用额度 3000 比索,也能够与外卖业务形成协同。 出海优势:除前文所总结的国内互联网平台出海在组织执行力、营销能力、技术 及数据方面的优势外,滴滴外卖出海还基于网约车主业获得一定的流量及用户数 据协同、当地地图信息和路径规划协同、乃至当地政府关系的协同优势,能够有 效提升营销及运营效率以及改善用户配送体验。 滴滴外卖出海业务发展现状:从单量及份额来看,据晚点 latepost,截至 2024 年底,滴滴外卖业务在墨西哥已做到市场份额第一,市占率 50%以上,目前在墨 西哥覆盖了超过 60 个主要城市,接入超 7 万个商家,每天稳定配送 30 万单 以上。
2、未来空间预测:远期利润有望达到 10 亿元左右体量
滴滴外卖出海未来规划及增长空间: 1)从规模空间来看,据欧睿,2023 年墨西哥外卖市场规模约为 62 亿美元,同 比增速 9%,市场渗透率约 11%,假设滴滴市占率 5 成,则 GMV 体量约 31 亿 美元。墨西哥外卖市场目前格局相对稳定,参考欧睿近 2-3 年市场维持 8-9%增 速,未来假设行业维持快于餐饮市场的高个位数的稳健增长,预计到 2030 年市 场渗透率将稳健提升约三成,假设滴滴维持市占率稳固,则滴滴外卖墨西哥市场 预计到 2030 年规模将达到约 50 亿美元。 2)从盈利空间来看,目前滴滴外卖出海业务仍为亏损状态,2024 年国际外卖及 金融业务亏损约 2.5 亿美元,预计 2025 年公司在外卖领域进行供应链运力建设 方面的稳定投入,未来 2-3 年有望逐渐趋于盈亏平衡,长期看好业务规模效应驱 动下的盈利弹性,稳态净利率远期对标 Uber、Grab 等国际网约车+外卖龙头平 台 EBITDA margin,远期 margin 有望达到 2-3%,预计到 2030 年滴滴外卖出海 墨西哥利润有望达到 10 亿元左右体量。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