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footer

我们该往哪里去?简析《狼图腾》结尾

利用几天的课余时间加周末的夜晚,我终于把《狼图腾》这本震撼人心并给人的思想注入新鲜血液的书读完了。能有幸读到这部记录内蒙草原和草原狼群的传奇史章,我们应该向作者致以深深的敬意,它凝聚了作者三十余年的智慧与心血。如果说小说的开头和主体是以环环相扣、引人入胜的情节来扣住人的心弦,那么它的结尾则是以写作艺术的魅力和深刻的思想让人拍案叫绝。

林纾在《春觉斋论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说明结尾的重要性:“为人重晚节,行文重结穴。”结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写作的成败。什么样的结尾才叫好呢?张杰老师在〈写作〉中说道:“从写作者的角度看,好结尾是全文发展的必然归结,对全面而深刻地展现文本思想至关重要;好的结尾还应该与开头遥相呼应,一气贯通,对文本结构完成也至关重要。从阅读者角度看,如果好的开头在于要引人入胜,则结尾的作用就是要让人留有余味。”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形象地称其为“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流连,若难忘返”。老师和前人的总结固然很好,可我总觉得缺些什么,〈狼图腾〉的结尾好象超越了这些,透过文字本身,顺着作者的思路和视线我们找寻到了一个更辽远的时空界域,包容着过去、现在和未来,引领我们去思索、追问、探求理想的真理与真理的理想。

作者融注于文的思想深浅,在我们阅读小说的主体部分时便可感知,往往在我们欲叹而不能之时语出惊人,让我们感受到深入骨髓剖析的快感。思想深化到结尾时达到高峰:“只有抽掉中华龙图腾中的封建帝王专制精神,而重新注入狼图腾的自由强悍的进取精神,那么未来的中国巨龙才有可能真正腾飞,飞向全球,飞向太空,去为中华民族和整个人类开拓更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我们姑且勿论观点本身正确与否,仅从狼的形象而生发出国民性格和民族前途的大问题,不能不叹服作者的思想开掘之深了。

本文结尾处处都是前文的呼应或顺延,作者就仿佛是专门为读者指路的仙人一样,他亲自开拓了一条路,然而路的尽头还是路,而且前方还隐隐地蒙着

薄雾。然而正当读者欲罢不能时指路仙人突然不见了,剩下的路只有自己走。这个结尾不仅仅让人留有余味,更邀请我们和作者一道去创造更美好的“味”。它没有以媚语摄魂,也没有可资句摘的名言妙语,字字朴实却字字敲人心扉,让人释卷也流连。

写作技巧上,通过场景转换、话语转述等手段增加容量,增强对比,通过工描与粗勒相结合使行文显得紧缓有致。“2002年春,巴图和嘎斯迈给陈阵打来电话说,额仑80%的草场已经沙化,再过一年,全苏木就要从定居放牧改为圈养牛羊,跟你们农村圈羊牲畜差不多了,家家都要盖几排大房子……”“陈阵半天说不出话来。”简洁有力,以能叙描绘不可言。“几天以后,窗外突然腾起冲天的沙尘黄龙,遮天蔽日,”因果相照,对比强烈。“陈阵离开电脑,独自伫立在窗前,怆然遥望北方。狼群已经成为历史,草原也只退化为回忆,游牧文明彻底终结,连那最后一点遗迹——小狼故洞也将被黄沙彻底淹没……”由远及近,再由近而远,最后将缩微镜头对准小狼故洞,思绪绵长而悠远,给人留下无穷的想象空间。

我们该往哪里去?作者在问,读者也在问。

Copyright © 2088 世界杯德国巴西_世界杯为什么四年一次 - lynz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